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背後 Horatio G Spafford 的故事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背後 
Horatio G Spafford 的故事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是我很喜歡的經典詩歌, Brian Doerksen這個版本, 也是現代版本中較喜歡的。 今年年中經歷了極大的難處後, 對這歌有更深的體會,  當時起了意念要為這歌做個中文版的MV,  現在年終還願了,  感恩!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1.  When peace, like a river, attendeth my way,
     when sorrows like sea billows roll;
     whatever my lot, thou hast taught me to say,
     It is well,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Refrain: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is well,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2.  Though Satan should buffet, 
      though trials should come,
      let this blest assurance control,
      that Christ has regarded my helpless estate,
      and hath shed his own blood for my soul.

      (Refrain)

 3. My sin, oh, the bliss of this glorious thought!
     My sin, not in part but the whole,
     is nailed to the cross, and I bear it no more,
     praise the Lord, praise the Lord, O my soul!

     (Refrain)

 4. And, Lord, haste the day 
     when my faith shall be sight,
     the clouds be rolled back as a scroll;
     the trump shall resound, 

     and the Lord shall descend,
     even so,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Refrain)



有關Horatio G Spafford 的故事可參考我先前的文章--詩歌:我心靈得安寧 It is well with my soul 

http://fanfawn.blogspot.hk/2013/10/it-is-well-with-my-soul.html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477806579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阿麑的文章 : 父母的情緒與親子關係

阿麑的文章 : 父母的情緒與親子關係



引言
台灣的《親子天下》發表有關親子情況的調查結果: 3,471份學生問卷中發現,當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他們不知如何有效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 也不願跟大人講。有六成二的孩子說,爸媽會在自己面前吵架;六成二的孩子表示爸媽曾對自己大發脾氣;一成四孩子目前正有親子衝突、父母吵架等「家庭氣氛不佳」的情緒困擾。進一步交叉分析後發現,回答爸媽「總是、經常當著自己面吵架」的孩子,遇到煩惱不願優先求助爸媽的比例有四成三,回答「家庭氣氛不佳」的孩子,五成二遇到煩惱不會找爸媽。[1] 雖然這結果是反映台灣的親子問題,但當中提及的情況,我們香港的孩子也是這樣的經歷著,在以下的一些探討中可發現香港的父母、孩子和情緒之間的關係。




情緒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及父母之間的關係所引發的情緒問題,對他們的成長有極其負面的影響,而情緒又決定了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和管教方法。特別是原生家庭、管教方式和依附型格對親子關係有著嚴重的影響。




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個人成長、人格氣質、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價值觀、選友擇偶等有很深遠的影響。而當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他教養子女的方式往往有着上一代的影子,並且代代相傳,這些影響可以是正面或負面。



情緒/心理按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家中排行、成長背景、內在誓言及人際互動型態等會讓他們形成情緒或心理按鈕,造成家庭的隱憂、不和諧或衝突。例如有一個么兒需要得到家人的關注,於是得不到尊重或被忽略的態度或言詞,都會引起他/她的“情緒過敏”。又如有一個人自小已很懂得如何掌控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當他/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後,發現丈夫/妻子或子女也有同樣的行為,便會認為他們在用同樣的“手段”來控制自己,從而觸發情緒。另外,每個人在成長中都被培養或教導出一套自己的人生理念或原則,即是所謂的內在誓言,這會在人生經歷中可以成為各種衝擊下的保護,但信念若崩潰了,情緒可能隨之而失控。而孩子與家族成員互動中學會以“討好人”(Move toward people)來作保護;以“攻擊人” (Move against people) 來作防禦;以“遠離人” (Move away from people)來作觀察等型態,也會扭曲正常的人際互動關係。[2]


孩子的自我形象與觀念的建立
孩子的自我形象及觀念(Who am I)的建立,父母在家中展現的模式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有時父母是孩子的鏡子(Mirroring),孩子會透過父母對他們的情感表達,從中建立自我。所以父母要小心不要讓自己的“偏心”,對那被冷落的子女造成錯誤的自我觀念。若父母自身的傷痕或問題仍未處理,也會較難容忍或面對子女的負面情緒,可能為了逃避觸及自己的“死穴”,壓抑孩子不能表達負性情緒,只許他們成為有正性情緒而聽話的乖孩子,但讓孩子懂得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甚至發怒是非常重要的。有時父母也要成為孩子的最高理念(Idealism),成為那個有更高、更大、更有智慧的力量,並時加管束,使子女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在關愛和管教中取得平衡,不致於為他們建立一個欠缺安全感或充滿恐懼、苦毒、控告的人生。[3] 否則,孩子接受父母負面的影響,然後像歷史重演般代代的延續家族的苦澀。




管教方式與子女情緒
子女情緒表達模式的形成與父母的管教方式不無關係,現以黛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教養理論(Parenting styles)來探討,其中包括專權型教養(authoritarian style)、權威開明型教養(Authoritative)及寬容/容忍型教養(Permissive Parenting)三種父母的教養風格。

專權的父母有絕對的標準和至高的權威,他們試圖塑造控制和評價孩子的行為和態度; 遏制孩子的意; 限制孩子的自主;要求孩子按照所訂定的一套規則行事;並要順服,否則會施行體罰。子女在極為專制的環境下養成焦慮孤僻不快樂、難以應對挫折等特徵權威開明的父母以堅定的態度,清晰的指引,使孩子可以依循。在發揮他們權威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在合理的限制下發展自主和自律的能力,並會表達對孩子的肯定。當孩子的言行與他們的教導出現分歧時,他們會用講理的方法與孩子進行分析。子女在開明的環境下養成活潑快樂的性格;自信而能承擔任務;情緒調節和社交技巧良好等特徵。寬容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過於肯定,認為不應控制管束孩子,盡量讓他們從自治中學習自制自律。不會以標準或規限強加於孩子身上,要求也十分寛鬆。子女在縱容的環境下養成情緒調節不良不受規管叛逆反抗縱慾低持久性和難以承擔任務等特徵。[4]

這反映父母在管教子女時,既要表達溫馨的情感、貼心的關懷;也要運用權威,控制孩子的行為,從而發展自信心、高自尊、成熟的情感、良好的情緒管理和對社會的認知。[5] 所以專權和緃容的教養方法都在子女成長中帶來負面的影響,而香港一項調查更顯示權威開明的教養方式對子女的成熟程度有正面影響[6]




依附型格父母與子女的情緒表達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創立,瑪麗安斯沃(Mary Ainsworth) 繼承研究的一套“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與人親近”的心理傾向理論,就是所依附的對象有否在場,會讓個體或群組感到安全或焦慮。[7] 研究過程中,實驗人員於孩子家中觀察母子的互動,歸納了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等四類依附型格與孩子情緒表達的關係。

安全型孩子的母親都十分稱職和具有敏銳的心,她能適切地滿足孩子身心的需求,給與所需的安撫或空間。孩子在這樣的依附情境中發展出安全感,並學會在焦慮時自我撫慰。逃避型的孩子表面上不需要與母親互動,他們顯然是在疏離的母子關係中學會壓抑、否定,並隱藏自己的痛苦和母親在旁的焦慮。他們的父母,大多是生活忙碌、患有憂鬱症或有其他情緒問題的人士,較不會回應孩子的需求。焦慮/矛盾型的父母雖然愛孩子,但情緒較不穩定,容易被自己的寂寞、焦慮或情緒低落主宰,不會顧及孩子需要的心理空間或情感回應;對孩子表達多變而難以預測,形成孩子的焦慮不安。紊亂型的孩子多出於暴力或病態家庭,孩子害怕孤單,極需要父母的愛,但他們極想親近的對象卻會帶來傷痛。父母是孩子的快樂,也是痛苦。孩子變得不知所措,所受的心理威脅和創傷極大。[8]




父母情緒失衡下的家庭
一份香港的調查報告顯示: 663名受訪家長中,85%在管教子女過程中曾未能控制情緒。[9] 而另一份調查報告中,訪問了1654學生家長,反映父母對自己和子女焦慮情緒的認知程度不足,[10] 明顯父母的情緒表達會直接影響家庭的氛圍和孩子的成長。



連鎖理論分析
梅利鮑恩 (Murray Bowen) 研究家庭情緒系統的自然法則,發展出八個重要的連鎖理論分析(Kerr & Bowen, 1988),這理論正好反映父母有情緒問題的家庭狀況,現逐一說明。


自主而相繫(Differentiation of Self
這理論包括自我個性發揮自主及與其他人相處的兩個向度,即是情緒與理性功能的分化(Differentiation)與融合(fusion)。家庭成員的自我分化低,很容易被家庭中最具支配力的情緒所影響,在情緒上與家人更趨融合,使得他們的思考被情感所支配,產生互動和心理障礙,變成沒有自我個性的「假自我」(pseudo-self),長期處在這情緒焦慮狀態下,自我分化持續下降,導致更多無法自制的激烈情緒反應或情緒麻木(undifferentiation)。若家庭成員過份表現自我,而忽略人際關係,也是另一種「假自我」。所以需要平衡的獨立自主,以情相繫。[11] 設若父母有一方是支配性強的,而另一方卻處於「假自我」況狀,孩子便無可避免的生活在一個充滿焦慮情緒的家庭。


三角抒張動力(Triangulation
當二人處於親近及抽離之間的矛盾時,就自然會將注意力放在第三者(人物或興趣)的身上,以致可以轉移雙方的壓力。因二人不穩定的張力,而拉扯第三者介入的動力歷程,稱為三角抒張動力。[12] 設若父母的關係正處於這矛盾階段,孩子順理成章成為轉移壓力的對象。例如失和的夫婦常拿孩子作為發洩的對象。


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
人與人相處下,在一定情緒磁場下會產生自然的情緒反應,影響外在的行為。當夫妻或家庭成員由於情緒黏纏,因而產生各種情緒反應及行為糾纏。核心家庭融合程度愈高,焦慮和不穩定情緒便愈多。[13] 設若父母因婚姻問題引致情緒失控,孩子很容易受到融合的傷害,出現不良的行為,使得父母的焦慮增加,造成惡性循環。


家庭投射歷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
父母自主相繫的成熟程度,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歷程。當夫婦關係出現張力、衝突或拉扯,孩子便會受到影響,特別是長子/女或么兒。例如: 夫婦二人均與原生家庭父母沒有安全連繫,若太太對丈夫失望,可能會變得迴避抽離,下意識把自身的不滿、恐慌情緒一併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會因情緒張力太大,與母親關係出現糾纏或刻意疏離,影響他自主相繫的發展,甚至出現精神疾患。[14]


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
當家庭關係情緒張力太大,孩子無法承受過重的情緒壓力,就會採取抽離,以致情緒截斷。例如:母親過度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或過度要求孩子照她的規劃行事,都會逼使子女“不聽話”、“搬家”、離家出走或割斷關係。需要雙方面努力發展自主相繫的人格,在保持恰當自主和距離的狀況下尋求復和及連繫。[15]


家庭排序(Sibling Position
個人在家庭的出生序十分影響成長經驗及個性發展,例如:一般而言,長子/女負的責任最重;排行中間的社交技巧較強;么兒則較被動和沒主見,而排序最大和最小的較受父母關注,經常接收父母過度的情緒焦慮。[16]


跨代家庭承傳(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多世代傳遞歷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跨代家庭承傳或多世代傳遞歷程與原生家庭的概念一脈相承,是一個跨代或代代相傳的情緒流動歷程,孩子會以父母的健康及不健康的行為作出反映,並以此為依歸。一個人如果在父母關係張力大的影響下成長,自主相繫的發展便會較不成熟,若配偶的情況也是相仿,家庭會充斥著緊張氣氛和壓力,他們較容易利用孩子抒解張力。那麼孩子在吸納了他們的焦慮情緒,又會複製至下一代,然後世代相傳。[17]


社會性退化 (Social Regression)
當個人不能培養自我的覺察能力;而社會發展又削弱了他自主相繫的能力,致未能提升自己超越父母的成熟程度,便會出現社會性退化現象,社會性情緒的演變正是這社會的家庭系統離亂的反映。[18]




孩子對父母情緒的應對
孩子面對父母情緒過激時,會不自覺的出現焦慮反應維琴尼亞薩提爾 (Virginia Satir,1916-1988) 家庭系統理論中的五種溝通模式: 討好型、責備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裡外一致型。頭四種溝通模式,可以很好的解釋孩子如何以迴避、輕視、束縛或反擊來應對父母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下列圖表一所示:


溝通模式

情緒表達
1.
討好型
束縛焦慮
2.
打岔型
迴避焦慮
3.
超理智型
輕視焦慮
4.
責備型
焦慮升級(反擊)
圖表一
當父母的情緒表現失衡時,很容易引發孩子的焦慮情緒,但不同的孩子會因應自己與人交往形式而作出反應。討好型是以別人為中心,失去自己和情境的存在,所以會盡量壓抑自己的情緒。打岔型是游離於外在世界,自己、別人和情境皆沒有接觸,所以不想面對自己的情緒。超理智型重視情境,失去自己和別人,所以會忽略自己的情緒問題。責備型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別人和情境的存在,所以只會盡情宣洩,甚至造成與父母的情緒表達互相踫踵的情況。[19]

此外,薩提爾的冰山理論(Satir Model)應用到親子關係方面,父母能看到子女或自己的行為,只是表面冰山的一部分,而更大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這些都是父母和子女生命中對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員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這些都受到家庭首要三角關係:「父--子女」(Primary Triad: Father- Mother-Child)中正面或負面經驗的影響。[20]




情緒管理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子女中間往往擺脫不了“情緒”這個第三者的影響。而這個“三角關係” 如何正向發展,父母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 反省自己的教養態度;發展親密的親子關係等,都是新一代父母的難題。



父母處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必須做好自身情緒管理,免得影響孩子,尤其是不該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這會讓孩子產生緊張、恐懼及不安全的感覺。父母也不宜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展現負面情緒,讓孩子過早承受社會或生活方面的壓力,影響他們的安全感和成長信心。此外,父母也不可經常在孩子面前責罵或批評他人,甚至使用過激的言語,這會讓孩子學習扭曲及偏激的情緒表達方式。[21] 若在教導子女時遇到負面情緒來襲,便要找人接手或暫時離開,以免與孩子發生不必要的衝突。[22] 父母更要懂得抒緩自己的壓力,避免在失控的情況下,拿孩子出氣,甚至釀成家庭暴力事件。特別在管教孩子時,偶爾感到無力或沮喪,變得煩躁易怒,就更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23]

抒解情緒的方法因人而異,坊間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介紹,[24] 這裡特別提出父母可以嘗試加強對自己情緒的覺察;以及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與自己的情緒有關,幫助提升自己的「情緒智商」(EQ)。[25] 所謂EQ便是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的五種情緒管理能力:就是必須先有察覺及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然後要有抒解及宣洩情緒的能力;還需要自我激勵,勇於面對挫折和壓力,並調整心態和身段的能力;再以了解他人情緒為基礎建立良善的人際關係;繼而擁有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及建立親密互動的能力。[26] 父母可先練就這五種能力,打破親子關係中的困局,從而解決子女的情緒問題。



父母處理子女的情緒
情緒感受沒有對錯,但情緒反應有恰當與否,父母必須釐清這兩項概念才好處理子女的情緒問題。[27] 當子女陷溺在情緒中,父母應該運用同理心,嘗試理解和接納他們的情緒。孩子在父母的同理中情緒得到抒解;提升覺察和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在孩子鬧情緒時刻,協助他們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明白箇中原因,培養孩子自我聆聽、自我引導及自我處理情緒的能力。其間要不時引導他們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以較恰當的方式表達。當然最重要還是父母以身作則的榜樣,因為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多是從父母習染得來。[28]

父母可透過與孩子談話、遊戲、說故事或生活經驗分享等方式,加深瞭解孩子情感的技巧與能力,協助他們面對挫折與困難。又透過細心觀察孩子與手足或玩伴間的對話,瞭解他們與其他人的協商與妥協的方式與能力,掌握他們與同伴或親人的情感或情緒變化。也可以透過親子討論或遊戲的方式,教導孩子正確的人際互動知識與技巧,協助孩子發展正向與圓融的人際互動關係。[29]




總結
情緒其實是動態的能源(energy in motion),這能量能推動我們作出改變,並需要適度宣洩才可維持正常。若被受壓抑,最壞的會導致心靈麻木無感,引發各樣沉溺行為。而情緒的撫慰是人的基本需求,這包括得到注意力、重視、成就感及讚賞。父母和子女都需要在對方身上得到情緒的滿足,[30] 那麼如何使雙方都各得其所,讓家庭各成員都幸福快樂?我認為父母是責無旁貸。               





參考資料
1.    2014年3月31日【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
2.    《原生家庭-嫁妝與聘金》     www.christianstudy.com/data/pastoral/original_family.doc  
3.    “Diana Baumrind's (1966) Prototypical Descriptions of 3 Parenting   Styles”http://www.devpsy.org/teaching/parent/baumrind_styles.html
4.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長教養方式對青少年生涯發展的影響研究調查》(2011)
7.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2012529家長管教子女時的情緒管理意見調查】  http://ife.org.hk/support_detail.php?id=5
8.    香港小童群益會2010年4月【兒童焦慮情緒狀況調查報告】
9.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
10. 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鄭玉英、趙家玉譯‧(2000)‧《家庭會傷人》‧初版‧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
11.  父母情緒管理 影響孩子人格特質http://mombaby.tw/article7980.html
12. 別讓情緒攪亂親子關係改寫自 學前教育月刊 199512月號
13. 楊俐容著‧(2009)‧《情緒教養 從家庭開始》‧第一版‧台北:天下雜誌




---------------------------------------------------------


[1] 參自:2014年3月31日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

[2] 參自:《原生家庭-嫁妝與聘金》www.christianstudy.com/data/pastoral/original_family.doc
[3] 同上

[4] 參自:Diana Baumrind's (1966) Prototypical Descriptions of 3 Parenting Styles
[5] 同上
[6] 調查發現:2115受訪中學生裡,逾三分一的家長採取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對其子女
    的成熟程度有正面影響,相反,另有近三分一家長採取忽視冷漠的態度,引致子女的成熟程
    度較低,調查機構建議家長減少不必要的指摘,多給子女空間。」
    ---2011年,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長教養方式對青少年生涯發展的影響研究調查》   

[9]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於2012529發表的家長管教子女時的情緒管理意見調查
[10] 問卷調查發現:在1654受訪學生家長中,55.0%認為其子女完全沒有焦慮問題,另有34.5%
  認為有少許焦慮問題,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其中有0.4%的受訪家長的子女確實曾被診斷為 患有焦慮症;72.7%在確診之後表示更了解子女,另外,45.5%表示更體諒子女的生活習慣,有36.4%則表示調整了管教方法及期望。而家長本身的焦慮情況,82.2%受訪家長不認為難以自我控制,76.3%不認為較一般人多,51.1%則認為自己是一個容易擔心或緊張的人。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2010年4月發表【兒童焦慮情緒狀況調查報告】
[11]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1-54

[12]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4-55頁
[13]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6頁
[14]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6-57頁
[15]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7-58頁
[16]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8頁
[17]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9頁
[18]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59-60頁
 [19]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68-69 & 119頁
[20] 霍玉蓮(2004)《婚姻與家庭治療 理論與實務藍圖》初版香港:突破出版社‧67-68頁
 [21] 參自:《父母情緒管理 影響孩子人格特質http://mombaby.tw/article7980.html
[22] 楊俐容著(2009)情緒教養 從家庭開始》第一版台北:天下雜誌53
[23] 參自:《別讓情緒攪亂親子關係改寫自 學前教育月刊 199512月號  http://parent.kimy.com.tw/new/article.aspx?id=2082
[24] 例如:父母可為自己爭取一點空間和時間,安排或處理自己的事情或情緒,親子關係比較不會那麼緊張。或者向好友吐吐苦水;出去逛街吃飯,享受一下放鬆的時光,會增加自己對孩子的容忍度。也可以漫無目標的遊蕩,讓緊繃的情緒不再累積,讓自己抽離,回家後能再重新面對生活。(同上)
[26] 楊俐容著(2009)情緒教養 從家庭開始》第一版台北:天下雜誌122-127

[27] 楊俐容著(2009)情緒教養 從家庭開始》第一版台北:天下雜誌132
[28] 楊俐容著(2009)情緒教養 從家庭開始》第一版台北:天下雜誌140-144
[30] 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鄭玉英、趙家玉譯2000)《家庭會傷人》初版北:張老師文化事業191-196頁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47398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