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好書: 霍玉蓮著,《心理與心靈的重聚》

好書好書




霍玉蓮著,《心理與心靈的重聚》


簡介
霍玉蓮女士以五年時間完成這可算是華文第一本探討心理和靈性輔導整合的書,她將心理學發展史、教會發展史、靈修史、中國及歐美文化史、神學與心理學等整合,再以婚外情個案作演繹。全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脫鈎的記號”,呈現心理與心靈脫鈎的現象。第二部份是“為輔導心理學把脈”,嘗試由佛洛依德至後現代米高維等心理治療學派背後的意識形態、人觀或世界觀等作出評核和檢視,再深入探究心理輔導學說的核心學術概念。第三部份是“心理和心靈的重聚”,提出一套以耶穌基督為依歸的心理輔導學說前題和守則的‘立體迴環’五條進路。最後便是作者對教會及教會輔導中心的一些叮嚀和勸勉。


心理學誕生的搖籃
原來心理學(Psychology)是指靈魂的學問或心靈的學問,但現代心理學都是在研究人的腦袋、行為和情緒的。而現代主義的「人類無敵、科技至上、理性萬能」認為只要滿足人類基本的需要,便能達致心理健康;若能發揮人類內在無窮的潛能和無限的資源,便可以自我實現。於是將心理學理論一變為宗教信仰;卻將人類心靈或靈魂的世界改稱為潛意識;將人類的情感流露改稱為情緒。此外,「自由選擇」的學說中,指出「為後果負責」是道德價值觀範圍的事,無法客觀的驗証,這無疑將心理學置於人倫道德之上。那些在自由主義及個人主義下成長的心理治療師,更會讓案主行使「做你喜歡做的事」的絕對選擇權。就連家庭治療也同時受人文主義、浪漫主義及實証主義、功能主義的影響;甚至「理性自由可以普渡眾生」的觀念在心理學界也大行其道。然而,這些終敵不過時代的沖擊,「自主與相繫」理論便借助物理學、化學及進化論的觀點去了解人生及人類情緒互動歷程;「社會退化」的研究又進一步粉碎現代主義的進步神話,而被引用到家庭治療中,強調治療師要「生命影響生命」。

發展到後現代主義,連理性、科技和客觀現實也受到質疑,又不願面對歷史。這時的心理學家們將心靈或靈魂的學問全移交給生物學及神經系統理論接管,撇除於心理學範疇之內,於是心理學變得旨在研究處理沒有靈魂的腦袋。後現代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活在當下」,因為世上沒有永恆的真理、沒有不變的價值、沒有真善美、沒有神。後現代的「敍事治療法」在尊重、謙卑之餘,重點在於「解構」及「建構」,即是「顛覆」當事人的意義架構,背後便是一個「沒有絕對真理」的理念。設若真理真的死亡,那文化也必隨著死亡。從上述過程中我們不難了解心理學的專長和限制。


心理與心靈可否再重聚?
霍玉蓮以許惠善的《聖經中有心理學嗎?》和柯萬的《靈性心理學》的四種整合模式,加上自己的觀點,提出‘立體迴環’的整合方向:
一.  「泛靈性化觀點/聖經輔導模式」主張心理學說應建立在聖經的根據上;

二.  「基督徒心理學模式」以聖經為標準審視每一套心理學派的前設,同時重新界定和建構一套基督徒心理學;

三.  「整合觀點/整合模式」認為神是一切啟示和理性的來源,這與理性並不對立,但對於心理學提出而聖經沒有論及的內容,該如何處理?非基督徒心理學家與聖經不符的理論和預設,可否使用其主張的概念和技巧?在輔導室中可否談及罪、信心、神蹟、悔改或拯救等?如何處理以人為中心和以神為中心的兩大整合模式間的相互矛盾?在整合的過程中,神學研究和心理學說能否保存自身的純粹而不被同化?這些都是整合模式要面對的問題;

四.  「平行觀點/分層解釋模式」是一種堅持基督教立場和使用心理學研究並重的模式。

所謂‘立體迴環’領悟的路便是一套補足上述模式的缺乏,整頓心理學知識與基督信仰間的角色、連繫、分歧和位置,就是先以耶穌基督為基石,與心理學說、實務、個人靈修、神學理解等四方面來回對談、體會、遊走,醞釀從聖靈而來的悟性。


基督為依心理治療
基督為依的心理治療,就是以耶穌基督為依靠、依據、依存、依憑,與基督相依的心理治療。‘依靠、依存’是指耶穌基督為我們生命的源頭;‘依憑’即是耶穌基督為一切生命學問、知識的至高參照系統;‘依據’便是主道成肉身的生命示範;而‘與基督相依’是說輔導員必需要在心靈靜謐處,時刻與主連繫、交談,才能穿透萬物表象,解讀眾生。概括的說便是以基督耶穌的眼光和心腸去「穿透」心理學問的可取或不可取之處及人間萬物的悲歡離合;又以基督的教導運用心理學去認同人們身體、心理、心靈的貧病疾苦;再以基督啟示的道路、真理、生命去審視心理學問和人間萬象的底蘊。


教會的聲音
心理輔導是一套為了管理、修補、創建、醫治人和社群生活而發展的學問,有些人不禁發出一個疑問,教會的立場和位置在哪裡?有些教會十分推崇心理輔導,甚至鼓勵會眾向心理輔導員求助;也有些教會十分抗拒,視心理輔導是與神為敵的學問,認為信徒只要讀經和祈禱便可解決各樣的困擾。


總結
實輔導知識與基督道理並不互相排斥,只要拿捏得宜,堅守聖經原則,再加以運用,反而可以相輔相成,使信眾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所裨益。而在過程中教會得以更深體會主如何為教會焦急;並甘願回轉到起初那份對神的單純、直接和感悟;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中,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並運用所得的學問和知識服侍這世代的人。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49435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