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阿麑的文章--中國傳統與聖經的婚姻觀

中國傳統與聖經的婚姻觀

   (這篇文章是我修讀「婚前輔導」課程時的功課,對於我的觀點,導師認為是太悲觀,對現代愛情不信任。其實我只是按所領會的去表達,並沒有想太多,愛情這樣東西誰會不嚮往?其實,我還是相信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

有人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也有人說:「婚姻是一場賭博」;還有人說:「婚姻是一所密室,根本沒法讓人看透,於是,有些未婚者趨之若鶩的要擠進去,有些已婚者卻是趨之若鶩的要逃出來」;甚至說:「婚姻只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而已」等等,這些說法頗為負面無奈。當然也會有不一樣的論調,就是說:「婚姻是人生大事」;還說:「婚姻會讓人成長,使人生更為踏實」;或說:「婚姻是一個奇妙的歷程,將原本沒有關係的兩個生命,結合成一個共同體」;基督徒會說:「婚姻是神所配合的」註一;又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註二 等等。然而,人們看婚姻總是像在霧裡隔著面紗看花似的,不知那是怎麼樣的花?有多少片花瓣?是什麼顏色的?是否有毒的?可以入藥的嗎?現正合花季嗎?或是許多人還未弄清楚便隨意伸手採摘,幸運的會摘得一朵好花美花,能把人生點綴得美輪美奐。相反,那只是一株爛花後果便不堪設想了。



中國傳統婚姻的社會功能

對中國人而言,男婚女嫁更是天經地義的事,所謂:「嫁謂女適夫家,娶謂男往娶女,論其男女之身,謂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際,謂之婚姻。」註三 這就是古人的婚姻之道,數千年來中國男女代代嫁娶,似乎都以這種純樸觀念追求並實踐所謂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的婚姻生活。



結姻親

但中國人對婚姻的傳統觀念還帶有許多利益關係,首先是為了結姻親能擴展家族勢力,父母希望透過子女的婚事來增加自己家族的勢力,例如:皇室要維持政權或維繫邦交;為官的要博取高薪厚祿或增加政治上的實力;豪門要鞏固聲譽;富商要拓展市場等等,無不透過通婚來逹成,怎至連普通老百姓也認為能有多一門親家好作照應。所以為子女擇偶時,除了人品相貌外,便要講門戶、問家勢甚或要查三代等等,以確保婚事對自身家族無損而有利。


求內

此外,為人父母的總祈望為子女能求得賢媳婿以為內助,兒子能娶得賢慧媳婦,好好照顧家庭,孝敬翁姑,相夫教子;女兒能嫁得如意君,衣食無憂,終身有所依托要成為夫婦的男女對配偶亦有同樣的盼望,總希望對方能帶給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男的要為妻兒在外拼生活,家中若有賢內助,便無後顧之憂,可全力在事業上奮發向上;女的若生活得安定,自更投入夫家作其賢妻良母。所以,不要以為女性在中國傳統社會上沒甚麼地位,她若成為一家的女主人,家中各項的大小事情,包括執行家規、財政大權、人際關係、家常瑣事等等,無不經由她手處理。她若賢良淑德、持家有道,自然成為家中男人的依靠,備受尊重。


開枝散葉

傳統的中國人認為婚姻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繁殖子孫達至開枝散葉,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人認為子女成群、兒孫滿堂是一種福氣;農耕社會更以人口為生產力,認為人多好辦事;家宅人丁旺盛對其於宗族或鄰里間的影響力亦有所幫助;而且更可確保能夠傳宗接代。否則,家中香燈沒人繼承,讓燈火滅絕,這是極為不孝的事。中國人一向重視孝道,他們是不會容許家中人丁單薄,於是,結婚也是他們在這方面盡孝的方式。女子嫁後若未能為夫家生子立後,便會遭鄙視或厭棄,最終不是要忍氣吞聲的讓丈夫納妾,便要下堂求去。所以,夫婦若膝下無兒,婚姻生活易出危機。相反,妻子若育有子女,她在家中的地位相對地更為穩固。


夫婦有別

還有,中國的婚姻制度也是用以規範男女之間性關係的一種手段,打從盤古初開發展到母系社會,婚姻制度尚未完備,男女之間的性生活頗為雜亂。到農耕時代,男子較能持續穩定的在一塊土地上生活,於是父系社會取代了母系社會,婚姻制度亦開始得以確立,婚姻將夫妻兩人由雜亂的性關係中分別出來,從而發展能以建立家庭、宗族體系的性生活。婚姻是他們的盟約,在婚禮中表明了今後這男的只屬於他的妻子;這女的也只屬於她的丈夫,以後這已成為夫婦的兩人再也不會涉及其他男女的性關係中,這就是所謂的「夫婦有別」註四。至於那些參觀婚禮的人不能光是湊熱鬧赴喜宴吃喝,還有責任為一對新人送上祝福、為這段婚姻作見證及日後繼續提點和看守著他們。

中國人歷來大多以功用性來看待婚姻,對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愛情卻不大重視。傳統上認為男女的戀慕,易將兩人在社會倫理上的責任置之不理,對社會秩序做成破壞。婚姻要合乎社會的倫理要求,足以維繫「三綱六紀」註五 和「人倫」註六 的關係,這樣才算是理想的婚姻。當然,若夫妻之間能彼此愛慕,那算是錦上添花了,但中國傳統的婚姻從來就不是為愛情而設立的。正因為這樣的傳統,現代中國人在尋找結婚對象時,表面上會求什麼情投意合的愛人,骨子裏還是要看對方的條件;而結婚的原因也會表示是為了愛情,但不可否認年齡、經濟甚至人有我有等等也是因素




聖經婚姻觀與中國傳統婚姻觀的比較


二人成為一體

聖經對婚姻的標準與中國傳統婚姻的觀念是有所不同,但也有相近之處。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註七 神設立婚姻是以夫婦兩人作考量,要他們獨立於父母之外,去過共同的生活,組織自己的家庭。既然成為一體,便不會也不能分開,這種自成一家的聯合,與中國傳統的大家族觀念自然不同。


互相配搭

然而,以色列族與中華民族均屬閃的後裔,自然有近似的婚姻文化。首先,神起初從亞當造出了夏娃,是有感於「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註八 神不願意人孤獨,也知道亞當需要一個伴侶跟他互相配搭,好協助他去完成所要交付他的使命。這與中國人結婚以求內助的想法頗為相似。而由夏娃被造的過程到人類婚姻關係的出現,這都是神用以預表基督和教會的關係。


生養眾多

神又對這對夫婦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要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註九 神願意這世界有無窮無盡的人來承受祂無限量的豐富和福樂,所以人類要有繁殖的功能,可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享受和作這世界的海陸空總司令。在生養眾多這兩方面,與中國人開枝散葉的婚姻概念又極為相近。


嫁娶為妙

其次,無論是中國傳統或是聖經的觀念,都認為婚姻的約束能有效處理性生活的問題,保羅說:「若他們常像我就好,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註十 這禁止和嫁娶就是聖經處理性慾的方法。若基督徒能效法保羅禁止情慾而過獨身生活,那就好了。若不然,便該找個伴侶結婚去享受正常的性生活,這才是妙算。根據聖經的見解,原來解決性慾也是婚姻的作用和基礎之一。若失卻婚姻的約束,性便容易失控。


愛情的位置

還有,兩者都不大重視男女之間的愛情。聖經沒有明顯提及愛情在婚姻的位置,按聖經的記載,神所撮合的婚姻都不是因為那對男女相愛,例如:以撒的婚姻是他父親交付僕人辦理,在婚前他從未見過利百加;波亞斯與路得的婚姻是建基在律法的條文上,由拿俄米速成;何西阿娶歌蔑是出於神的命令等等,這些男女都沒有經歷談情說愛的階段,便被神湊合在一起,然後成就了神在他們身上的計劃和旨意。至於雅各因愛拉結而被拉班欺哄,又引致日後與四個妻子的家庭糾紛;參孫迷戀大利拉導致目盲推磨;大衛貪戀拔示巴,竟然借刀殺人、強奪人妻等等,這些愛情故事都是引為前車之鑑的好例子。嚮往愛情的基督徒要認真學習認識,也要謹慎發展栽培愛情,將它置於對婚姻有利的位置,而不是盲目的高舉愛情。有些人將婚姻只建基於愛情而忽視其他原素,當愛情轉淡,婚姻便會不穩;當愛情不再,婚姻便會崩潰。所以社工或輔導員常呼籲已婚人士要繼續談戀愛,好維持感情。只是當社會越來越高舉愛情,離婚的個案卻越來越多,愛情遂變得越來越不可靠。當然,對現代人來看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但這卻不能是唯一的基礎。




總結

也許,有人會認為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已經過時,不適合現代男女的自由戀愛標準。但現代人與日俱增的離婚個案、不正常的男女關係或放縱的性生活等等,都成為家庭穩定性的破壞力,更間接提高了我們的社會成本。社會上亦有越來越多的言論表示對傳統婚姻觀的欣賞,不管那些傳統是落伍的、功利的或是迂腐的,它確實有助於維繫家庭成員的關係和社會倫理的秩序,而所羡慕的更是傳統婚姻中的從一而終和那分細水長流的情誼。

又有人認為一般教會對弟兄姊妹的婚姻規條過於約束,對貞操的要求也過於嚴苛,但當真正面對和處理弟兄姊妹的婚姻問題時卻顯得無能為力。教會在婚姻的事上非但不能為鹽為光,反而讓世界離婚婚外情婚前性行為等社會風潮吹進了教會。身為現代的中國基督徒,要認真理解婚姻的涵意和學問;要從傳統和聖經中攝取能以維繫婚姻的優點和養分;更要懂得將愛情置於對婚姻有利的位置,從而建立神的愛來維繫婚姻關係;最重要是明白神設立婚姻的目的和意義,學習主動的配搭。最後,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會讓你的情緒感受作主,還是交託給神,讓神管理你的人生




註釋

註 一:《聖經‧馬可福音十章六至九節》
註 二:《聖經‧希伯來書十三章四節》
註 三:《詩經‧鄭風丰疏》
註 四:《孟子‧滕文公篇》
註 五:「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白虎通‧三綱六紀篇》
註 六:「使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篇》
註 七:《聖經‧創世記二章廿四節》
註 八:《聖經‧創世記二章十八節》
註 九:《聖經‧創世記一章廿八節》
註 十:《聖經‧歌林多前書七章八至九節》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547179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