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阿麑的文章:六人格心理學派對抑鬱症的解釋

輔導筆札

六人格心理學派對抑鬱症的解釋

抑鬱是現代都市中最常見的情緒疾病之一,抑鬱病患的情緒經常性處於悲傷沮喪狀態,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充滿內疚感、情願離群、失眠、容易疲倦、沒有胃口、性慾減退及對本來喜愛的活動或事物失去興趣等。較嚴重的還會出現整個人失去活力、睡眠和胃口大受干擾、專注力不足、持續的認為自己無用及容易有自殺念頭等重抑鬱症狀。對於這種心理失常症的成因,六個人格心理學派,即精神分析學派、特質學派、生物學派、人本主義學派、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學派及認知學派等都作出不同的解釋,當中自然有其優劣之別。


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抑鬱是人仍然停留在口腔期的表現,這些人習慣要依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一旦失去依靠或得不到滿足,便容易陷入抑鬱的情緒中。另一套喪失理論中又指出,人會因失去重要的人而遷怒於那人,但同時自己亦感到內疚而產生抑鬱,這是一種憤怒向自己發洩的表現。同樣地,當人的憤恨受到社會道德標準或價值觀所阻礙,不能向外宣泄或發動攻擊時,這些怒氣便會轉向自己。精神分析學家的研究顯示,抑鬱其實是表達這些人潛意識內的需要和害怕失敗,而不是他們的憤怒或敵意。

精神分析學派的泛性論向來最為人所批評,從心性發展角度來研究抑鬱,其弱點在於以少數個案資料為基礎作概括性的推論,這樣確實難以令人信服。然而,精神分析學派的強項便是善於處理人們的潛意識,這是其他心理學派所不能及的,有一些精神分析學家便是以抑鬱是潛意識的表現來研究,這方面則較容易被人接受。這學派治療抑鬱的目的是透過重整被壓抑在潛意識裡的往事,以改變患者的人格結構,最終能以面對自己的內疚和負面回憶。現代的精神分析治療則較著重處理患者現在的精神狀況與社會相交的問題;並幫助患者改善與外界溝通的能力,為他們作真實的測驗,從而建立有效的社交技巧和恰當的社會角色;在態度上更為注重抑鬱病患的目前而不著眼於過去,也不刻意探索他們所潛存的衝突。這種療法的基礎明顯與傳統的精神分析治療有所差距,但效率卻比較高,因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挖掘潛意識裡面的東西,得以盡快協助患者離開抑鬱。


特質學派
特質學派的理論家著眼於哪些人較容易抑鬱,他們在一項成年男性中進行的抑鬱水平研究中發現,人們目前所測量出來的一般情緒水平,是可以用來預測他們將來的情緒,甚至抑鬱狀態的指標。另一項以少年人作為對象的研究,亦顯示小朋友的行為是可以預測他們將來在青春期階段的抑鬱水平。從這兩項研究結果來看,有些人的抑鬱成因並不單純是發病時的誘導,而是遠在十至三十年前便已經潛存著。

特質學派的研究結果可幫助找出哪些人將會有抑鬱,在他們發病前好作預防或提早輔導,以便減低抑鬱症的發病機率。然而,特質學派的理論家並未提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去幫助那些所謂抑鬱症的高危人士,他們也沒有訂出一套可行的策略去確保每人都有機會去做抑鬱水平測試,這難免流於只是一套缺乏實踐能力的理論。


生物學派
生物學派的人格心理學家提出有些人抑鬱的敏感素質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會比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的壓力中更容易體驗抑鬱。雙生子及家族研究證實,抑鬱病患的主要親屬也多曾經患有情緒病。換言之,抑鬱是一種遺傳傾向。另一套單胺理論更認為抑鬱的病因與人體中缺乏正腎上腺、血清素或多巴胺有關。此外神經傳導物質、皮質類固醇的調控、神經元細胞膜的脂質成分、中樞化學因素及中樞荷爾蒙系統等都有可能是抑鬱症的根源。

生物學派的人格心理學家提出抑鬱症的生理因素,這便可以透過改變生物基因和生理狀況的方法來醫治抑鬱,可是人類基因改造還在研究階段,藥物治療便成為重要的治療方法,甚至還會利用電極方法。這些生理治療法固然有它的療效,但各種醫治抑鬱的藥物或多或少總會帶有副作用,這不是每位患者都能承受得來的,而它又需要與心理輔導相結合以便能較完整的幫助抑鬱病患康復。


人本主義學派
人本主義學派的人格理論家則以自尊來解釋抑鬱,他們指出那些不能建立良好自我價值觀的人,會經常受抑鬱情緒困擾,而人的自尊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的。無望理論說明人們的低自尊感及認定負面的生命事件所產生的負面後果,導致他們無望的負面情緒。研究亦顯示抑鬱性歸因態度和低自尊是預測青年抑鬱的因素。

人本主義學派的行為治療專家針對自尊問題,首要目標是讓抑鬱病患接納自己,甚至接納自己的錯誤和弱點,從而協助他們重新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人本主義學派的理論十分重視人主觀的經驗和陳述,以及他作為個體的情緒作用,這無疑使抑鬱病患得到認同,有被尊重的感覺。只是過分的尊重自我或體恤自尊,會否讓人更逃避他在人生負面事件中該要負責的部分?抑鬱病患會否因為提升了自尊而真的有能力面對負面的生命事件,不再被抑鬱情緒掌控?況且,人本主義學派的人性論還是無從由科學方法來驗證的。


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學派
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學派認為抑鬱是由於生活中缺乏積極強化物所致,所以這學派的專家集中考察導致抑鬱的學習經驗類型。無助理論便闡述了抑鬱的行為模式,假設抑鬱是由對厭惡情境的體驗導致的。人置身在自以為無法控制的情境或事件中,也經驗過屢試不爽,因而產生一種被動無助的感覺,覺得連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掌控。這種無助感再泛化到其他情境中,形成典型的抑鬱綜合症。

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學派的權威性在於它是透過人們的可觀性行為來解釋現象,而所謂可觀性行為是可以透過實驗來證明;實行起來能有具體的步驟可循;增強理論、觀察學習和自我效能概念等簡單易明,容易為人所接受。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學派專家試著幫助人們修正可能導致抑鬱的行為。這是一種純以外表行為模式改善抑鬱的治療法,忽略了人們的認知部分,而且理論亦過於簡單,未能全面用以解釋抑鬱。


認知學派
認知學派的人格心理學家採納無助理論的觀點,指出人們是否抑鬱全取決於他們如何理解那種所謂不能控制的無能。這類的抑鬱病患者要學習無助,懂得如何選擇用什麼角度去看自己或周遭的事物。另一套認知理論卻強調人們之所以抑鬱,是因為他們已經準備好要產生抑鬱的思想,這些容易抑鬱的人總是以最可能導致抑鬱的方式來詮釋周圍事物。其中的負面三角理論便是指人們對自己、世界和將來的看法是負面的 ;人們的負面信念引起壓力,而壓力也帶來負面信念;人們在思維上的偏見等都能引致抑鬱。進一步的研究顯示,當抑鬱症病發前,患者早已存著負面思想和遇到負面事件,而他們的認知確實有異於一般人,凡事都過於悲觀,對認知有歪曲現象的假設。而不健全的生活態度加上負面的生活事件正好預測青年期抑鬱的出現。

認知學派從認知的觀點來研究抑鬱,相信抑鬱是思維上的問題,這派的心理學家便以挑戰患者的錯誤想法及假設;改造他們的思維;增加正面的行為活動等法治療抑鬱,其重心在於使患者有意識的認知情況,而不去追溯至以往的經驗,也不涉及潛意識的問題。認知學派對於抑鬱病患的理論是值得重視的,但將認知具有歪曲現象的假設看為抑鬱病徵,卻備受質疑,因為有研究結果顯示,抑鬱患者對自己的評估和他人的評估甚為接近。


總結
上述六個人格理論流派對抑鬱成因的論述,他們的理論各有其獨到之處,也有其不足的地方。精神分析學派處理潛意識;特質學派研究抑鬱水平;生物學派著眼於生理因素;人本主義學派關心人的自尊;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學派專注觀察和體驗行為;而認知學派則強調人的認知部分。這些都是極寶貴的知識,我們無須比較那個學派的理論最有理據;或那個學派對抑鬱的研究最有貢獻。每宗抑鬱個案的情況都不一樣,這人因為低自尊而抑鬱;那人因為遺傳而得抑鬱;有些人因為覺得無望或無助而抑鬱。亦有人因為昨天將怒氣轉向自己而抑鬱;今天卻會因為出現負面思想而抑鬱,更有人會同時擁有多種抑鬱的成因。種種情況都讓我們察覺到,這六個人格心理學派並不應該互相排斥,而是要相輔相成,針對個別患者的病況,而決定採用那一項或那幾項的治療法,使抑鬱患者能減少甚或離開病苦。



參考資料:
1.《人格心理學》(第六版)Jerry M. Burger著,陳會昌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人格心理學》黃堅厚著,心理出版社
3.《漫畫精神醫學(Psychiatry)》Darran Bloye/Simon Davies著,孔繁鐘編譯,合記圖書出版社

4. Davison, G..C., Neale, J.M., & Kring, A.M.(2004). Abnormal Psychology (9th edition)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1986108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