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阿麑的詩:誰人

點點詩

阿麑的詩:誰人



昨日,今日, 一直到永遠,耶穌不改變。

天地萬物都會改變,惟主愛永不改變。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阿麑的文章--中國傳統與聖經的婚姻觀

中國傳統與聖經的婚姻觀

   (這篇文章是我修讀「婚前輔導」課程時的功課,對於我的觀點,導師認為是太悲觀,對現代愛情不信任。其實我只是按所領會的去表達,並沒有想太多,愛情這樣東西誰會不嚮往?其實,我還是相信愛情的。)



婚姻是什麼?

有人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也有人說:「婚姻是一場賭博」;還有人說:「婚姻是一所密室,根本沒法讓人看透,於是,有些未婚者趨之若鶩的要擠進去,有些已婚者卻是趨之若鶩的要逃出來」;甚至說:「婚姻只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而已」等等,這些說法頗為負面無奈。當然也會有不一樣的論調,就是說:「婚姻是人生大事」;還說:「婚姻會讓人成長,使人生更為踏實」;或說:「婚姻是一個奇妙的歷程,將原本沒有關係的兩個生命,結合成一個共同體」;基督徒會說:「婚姻是神所配合的」註一;又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註二 等等。然而,人們看婚姻總是像在霧裡隔著面紗看花似的,不知那是怎麼樣的花?有多少片花瓣?是什麼顏色的?是否有毒的?可以入藥的嗎?現正合花季嗎?或是許多人還未弄清楚便隨意伸手採摘,幸運的會摘得一朵好花美花,能把人生點綴得美輪美奐。相反,那只是一株爛花後果便不堪設想了。



中國傳統婚姻的社會功能

對中國人而言,男婚女嫁更是天經地義的事,所謂:「嫁謂女適夫家,娶謂男往娶女,論其男女之身,謂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際,謂之婚姻。」註三 這就是古人的婚姻之道,數千年來中國男女代代嫁娶,似乎都以這種純樸觀念追求並實踐所謂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的婚姻生活。



結姻親

但中國人對婚姻的傳統觀念還帶有許多利益關係,首先是為了結姻親能擴展家族勢力,父母希望透過子女的婚事來增加自己家族的勢力,例如:皇室要維持政權或維繫邦交;為官的要博取高薪厚祿或增加政治上的實力;豪門要鞏固聲譽;富商要拓展市場等等,無不透過通婚來逹成,怎至連普通老百姓也認為能有多一門親家好作照應。所以為子女擇偶時,除了人品相貌外,便要講門戶、問家勢甚或要查三代等等,以確保婚事對自身家族無損而有利。


求內

此外,為人父母的總祈望為子女能求得賢媳婿以為內助,兒子能娶得賢慧媳婦,好好照顧家庭,孝敬翁姑,相夫教子;女兒能嫁得如意君,衣食無憂,終身有所依托要成為夫婦的男女對配偶亦有同樣的盼望,總希望對方能帶給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男的要為妻兒在外拼生活,家中若有賢內助,便無後顧之憂,可全力在事業上奮發向上;女的若生活得安定,自更投入夫家作其賢妻良母。所以,不要以為女性在中國傳統社會上沒甚麼地位,她若成為一家的女主人,家中各項的大小事情,包括執行家規、財政大權、人際關係、家常瑣事等等,無不經由她手處理。她若賢良淑德、持家有道,自然成為家中男人的依靠,備受尊重。


開枝散葉

傳統的中國人認為婚姻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繁殖子孫達至開枝散葉,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人認為子女成群、兒孫滿堂是一種福氣;農耕社會更以人口為生產力,認為人多好辦事;家宅人丁旺盛對其於宗族或鄰里間的影響力亦有所幫助;而且更可確保能夠傳宗接代。否則,家中香燈沒人繼承,讓燈火滅絕,這是極為不孝的事。中國人一向重視孝道,他們是不會容許家中人丁單薄,於是,結婚也是他們在這方面盡孝的方式。女子嫁後若未能為夫家生子立後,便會遭鄙視或厭棄,最終不是要忍氣吞聲的讓丈夫納妾,便要下堂求去。所以,夫婦若膝下無兒,婚姻生活易出危機。相反,妻子若育有子女,她在家中的地位相對地更為穩固。


夫婦有別

還有,中國的婚姻制度也是用以規範男女之間性關係的一種手段,打從盤古初開發展到母系社會,婚姻制度尚未完備,男女之間的性生活頗為雜亂。到農耕時代,男子較能持續穩定的在一塊土地上生活,於是父系社會取代了母系社會,婚姻制度亦開始得以確立,婚姻將夫妻兩人由雜亂的性關係中分別出來,從而發展能以建立家庭、宗族體系的性生活。婚姻是他們的盟約,在婚禮中表明了今後這男的只屬於他的妻子;這女的也只屬於她的丈夫,以後這已成為夫婦的兩人再也不會涉及其他男女的性關係中,這就是所謂的「夫婦有別」註四。至於那些參觀婚禮的人不能光是湊熱鬧赴喜宴吃喝,還有責任為一對新人送上祝福、為這段婚姻作見證及日後繼續提點和看守著他們。

中國人歷來大多以功用性來看待婚姻,對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愛情卻不大重視。傳統上認為男女的戀慕,易將兩人在社會倫理上的責任置之不理,對社會秩序做成破壞。婚姻要合乎社會的倫理要求,足以維繫「三綱六紀」註五 和「人倫」註六 的關係,這樣才算是理想的婚姻。當然,若夫妻之間能彼此愛慕,那算是錦上添花了,但中國傳統的婚姻從來就不是為愛情而設立的。正因為這樣的傳統,現代中國人在尋找結婚對象時,表面上會求什麼情投意合的愛人,骨子裏還是要看對方的條件;而結婚的原因也會表示是為了愛情,但不可否認年齡、經濟甚至人有我有等等也是因素




聖經婚姻觀與中國傳統婚姻觀的比較


二人成為一體

聖經對婚姻的標準與中國傳統婚姻的觀念是有所不同,但也有相近之處。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註七 神設立婚姻是以夫婦兩人作考量,要他們獨立於父母之外,去過共同的生活,組織自己的家庭。既然成為一體,便不會也不能分開,這種自成一家的聯合,與中國傳統的大家族觀念自然不同。


互相配搭

然而,以色列族與中華民族均屬閃的後裔,自然有近似的婚姻文化。首先,神起初從亞當造出了夏娃,是有感於「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註八 神不願意人孤獨,也知道亞當需要一個伴侶跟他互相配搭,好協助他去完成所要交付他的使命。這與中國人結婚以求內助的想法頗為相似。而由夏娃被造的過程到人類婚姻關係的出現,這都是神用以預表基督和教會的關係。


生養眾多

神又對這對夫婦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要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註九 神願意這世界有無窮無盡的人來承受祂無限量的豐富和福樂,所以人類要有繁殖的功能,可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享受和作這世界的海陸空總司令。在生養眾多這兩方面,與中國人開枝散葉的婚姻概念又極為相近。


嫁娶為妙

其次,無論是中國傳統或是聖經的觀念,都認為婚姻的約束能有效處理性生活的問題,保羅說:「若他們常像我就好,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註十 這禁止和嫁娶就是聖經處理性慾的方法。若基督徒能效法保羅禁止情慾而過獨身生活,那就好了。若不然,便該找個伴侶結婚去享受正常的性生活,這才是妙算。根據聖經的見解,原來解決性慾也是婚姻的作用和基礎之一。若失卻婚姻的約束,性便容易失控。


愛情的位置

還有,兩者都不大重視男女之間的愛情。聖經沒有明顯提及愛情在婚姻的位置,按聖經的記載,神所撮合的婚姻都不是因為那對男女相愛,例如:以撒的婚姻是他父親交付僕人辦理,在婚前他從未見過利百加;波亞斯與路得的婚姻是建基在律法的條文上,由拿俄米速成;何西阿娶歌蔑是出於神的命令等等,這些男女都沒有經歷談情說愛的階段,便被神湊合在一起,然後成就了神在他們身上的計劃和旨意。至於雅各因愛拉結而被拉班欺哄,又引致日後與四個妻子的家庭糾紛;參孫迷戀大利拉導致目盲推磨;大衛貪戀拔示巴,竟然借刀殺人、強奪人妻等等,這些愛情故事都是引為前車之鑑的好例子。嚮往愛情的基督徒要認真學習認識,也要謹慎發展栽培愛情,將它置於對婚姻有利的位置,而不是盲目的高舉愛情。有些人將婚姻只建基於愛情而忽視其他原素,當愛情轉淡,婚姻便會不穩;當愛情不再,婚姻便會崩潰。所以社工或輔導員常呼籲已婚人士要繼續談戀愛,好維持感情。只是當社會越來越高舉愛情,離婚的個案卻越來越多,愛情遂變得越來越不可靠。當然,對現代人來看愛情是婚姻的基礎,但這卻不能是唯一的基礎。




總結

也許,有人會認為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已經過時,不適合現代男女的自由戀愛標準。但現代人與日俱增的離婚個案、不正常的男女關係或放縱的性生活等等,都成為家庭穩定性的破壞力,更間接提高了我們的社會成本。社會上亦有越來越多的言論表示對傳統婚姻觀的欣賞,不管那些傳統是落伍的、功利的或是迂腐的,它確實有助於維繫家庭成員的關係和社會倫理的秩序,而所羡慕的更是傳統婚姻中的從一而終和那分細水長流的情誼。

又有人認為一般教會對弟兄姊妹的婚姻規條過於約束,對貞操的要求也過於嚴苛,但當真正面對和處理弟兄姊妹的婚姻問題時卻顯得無能為力。教會在婚姻的事上非但不能為鹽為光,反而讓世界離婚婚外情婚前性行為等社會風潮吹進了教會。身為現代的中國基督徒,要認真理解婚姻的涵意和學問;要從傳統和聖經中攝取能以維繫婚姻的優點和養分;更要懂得將愛情置於對婚姻有利的位置,從而建立神的愛來維繫婚姻關係;最重要是明白神設立婚姻的目的和意義,學習主動的配搭。最後,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會讓你的情緒感受作主,還是交託給神,讓神管理你的人生




註釋

註 一:《聖經‧馬可福音十章六至九節》
註 二:《聖經‧希伯來書十三章四節》
註 三:《詩經‧鄭風丰疏》
註 四:《孟子‧滕文公篇》
註 五:「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白虎通‧三綱六紀篇》
註 六:「使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篇》
註 七:《聖經‧創世記二章廿四節》
註 八:《聖經‧創世記二章十八節》
註 九:《聖經‧創世記一章廿八節》
註 十:《聖經‧歌林多前書七章八至九節》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547179670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千千闕歌 : 震撼我心的情愛

千千闕歌 : 震撼我心的情愛






震撼我心的情愛 詞:余光昭 曲:何慧玲
1. 諸天大地述說祢的情愛, 無言無語,卻溢出祢深情, 彰顯祢榮、愛與美, 溫馨地融在一起。 祢更從天來到地, 歡喜永遠為人,與我相近; 尋找、救拔我脫淤泥、禍坑, 背我在祢肩上,鑲在祢心上。 祢愛比電光熾熱,是原有、無限的愛, 祢的愛路多動人,祢腳蹤多麼榮美! 祢毫無保留的愛,已在十架上顯明, 眾多傷痕、血水為證。
2. 祢血的情確是驚天動地, 震撼我心,祢愛旗在我上! 主,祢無比、全勝的愛, 奪我心,我被祢佔有! 歌中的歌是祢情歌, 詠唱出祢心底的深情, 親愛的主,祢竟用祢寶血 買贖我,聘我永遠歸祢! 我確是為祢而有,是祢全愛的創造, 從亙古直到永恆,滿有祢愛的懷想, 從創造直到今天是祢愛情的故事, 佈滿千萬愛的明證。
3. 主啊,讓我看透祢永遠向我的心, 祢豐滿的創造,祢每步的愛路, 祢十架的深度,祢今天的戀慕, 祢的心底、永恆夢想! 主啊,讓我安息在祢最深的愛懷, 作祢至愛、相配佳偶。 版權屬香港神的教會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千千闕歌 : 敢夢飛翔 Goal to Fly

千千闕歌 :  敢夢飛翔 Goal to Fly




敢夢飛翔 主題曲 Goal to Fly Theme Song
曲: 黎約晴 
詞: 黎約晞
編: 李興
監: Joe Chan

誰肯放膽拍掌 看畢這生劇場
壓力與虛空 蓋掩方向

重覆每天平常 都笑得牽強
鏡內仍看見 淚眼一雙

無法預料 需經多少風霜
才可攀登 在塔尖以上
這硬仗 何以極拼命
卻打得不漂亮
未可蛻變 直到一天…

那天祢開我心窗
那天祢牽我翱翔
那天我明白祢大愛高深情長

再不會孤傲妄想
再不會失意荒涼
Goal to try Goal to fly
看 新造的一章

那天祢開我心窗
那天祢牽我翱翔
那天我明白祢大愛高深情長

再不會孤傲妄想
再不會失意荒涼
Goal to try Goal to fly
I fly to a whole new sky

極累極倦也要再戰再試
我信 我愛 我盼望理想

那天祢披滿血傷
那天祢衝破罪牆
絕境裡奇妙復活賜給新的方向

我敢去追祢夢想
挽手去攀越高牆
Goal to try Goal to fly
飛 不再是空想

唱 不斷的鏗鏘


「敢夢飛翔」主題曲版權屬香港神的教會所有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阿麑的詩:想你

阿麑的詩:想你







"因 為 他 知 道 我 們 的 本 體、思 念 我 們 不 過 是 塵 土。"
詩篇第103篇14節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520626737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千千阙歌 : 主永遠凹陷愛的傷痕

千千阙歌 : 主永遠凹陷愛的傷痕





主永遠凹陷愛的傷痕

詞:余光昭 曲:何慧玲

, 祢永遠凹陷愛的傷痕, 深情細說祢對我的傾慕。
震撼我心, 向我顯明, 祢要我作祢骨中骨,

, 祢永遠凹陷愛的傷痕, 深情細說祢對我的戀慕。
深入祢心, 銘刻於祢心裡, 要我作祢至愛最配佳偶,

最貼近祢心, 填補祢愛空缺。 我是祢骨中的唯一的骨,
唯我能滿足祢心底的空缺。 祢永遠凹陷的傷痕,
向我永遠的宣示, 祢十架烈焰情愛,
向我永遠湧流。 祢要我明祢苦, 更明透祢對我情愛,

, 祢永遠凹陷愛的傷痕, 讓我抛錨安息在祢心懷。
主啊! 讓我安息、盡享祢心底, 作祢至愛相配佳偶。

祢的愛證震撼、奢侈! 我永遠是祢終極至愛!
主啊! 我是祢永遠至愛!


信息分享:主永遠凹陷愛的傷痕(1/2


信息分享:主永遠凹陷愛的傷痕(2/2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阿麑的文章:從「思考中斷法」到「心思快速切斷法」

阿麑的文章

從「思考中斷法」到「心思快速切斷法」

(這是我學習「身心鬆弛法」時向同學作課堂報告時的其一段,當時我的教會正推行名為「甜美日程」的屬靈操練,其中有一部分與「思考中斷法」相仿的「心思快速切斷法」,便順道向同學推介一下。因為我的同學都是主裡的弟兄姊妹,大家都曉得操練敬虔的重要性。)



「思考中斷法」

眾多的身心鬆弛方法中,有一種叫「思考中斷法」thought stopping,它是一項旨在停止人內心思維中負面或非理性思想的行為,而這行為必須由個體的自省來帶動。個體若能察覺心思對自己的影響,並不甘願再讓其中的負面或非理性思想所影響,便立刻叫「停」或「Stop」,甚至要「停!停!停」或「Stop! Stop! Stop…」的叫下去,直至那些負面或非理性思想停下來為止。

但是,那些負面或非理性思想只是停下來,它還是擱在那,並沒有消失,最終還是會一次一次的被影響,然後又一次一次的叫「停!停!停」或「Stop! Stop! Stop…」。當然我不是要否定這門專業的治療法,只想在此推荐另一套從教會學習到的「心思快速切斷法」。



「心思快速切斷法」

「心思快速切斷法」的威力在於當個體正在受到負面或非理性思想影響時,可立刻叫「Cut」,這表明你要把那些負面或非理性思想從你的思維中剪除。

身為一個基督徒,除了一般人會有的負面或非理性思想外,我們的心靈難免有低沈、疑慮和混亂的時候,而且還要時刻面對無數從魔鬼而來的試探和許多的控告,所以即使我們沒有說出來,其實心裡也會喊叫:「這真是苦啊!」然而,一聲「Cut」表示他要立刻切斷所有不好的意念,同時緊接著說:「主啊,救我!」或「主啊,我倚靠你!」這是一個祈禱,也算是一個宣告,表明自己要棄絕那負面或非理性思想的決心,而且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仍是倚靠主,讓主幫助自己的心境盡快回到平靜安穩中。

聖經中曾有這樣的記載:有一個人把屋中的惡鬼趕走後,把房屋打掃乾淨,修理裝飾,卻由它空著。其後,那惡鬼帶了七個更惡的鬼來,於是那人的光景比先前更不好了。所以當「Cut」去不好的意念後,便要讓心思立刻回到主面前,要叫祂、想祂、仰望祂……若感受不好的意念較密集與纏繞,便要奉主的名駒趕仇敵,因為那不再單純是思維的問題,而是我們與魔鬼之間的屬靈爭戰。

當然若一味在應付感受不好的意念,倒不如主動的多思想正面的事、愉快的事、理性的事甚或天上的事。聖經歌羅西書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不錯,一個人能身體、精神、心靈都健康的站立到如今,還是要靠神的恩典才成。所以每天一早起來便能想到主,從下床到出門、從上車到下車、從上班到下班、從吃飯到消遣、從讀經到聚會、從應酬到交心或從回家到睡覺等都要主介入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終日與主連在一起便是健康甜美的生活,而這確實能從操練敬虔當中體會到的精神鬆弛和心靈安穩。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514156126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阿麑的文章:殷周之際的「神鬼」觀念

殷周之際的「神鬼」觀念
  

古書有謂:「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註一 大抵於遠古時代,中國人們已有一種人死後肉身雖滅,但靈魂不消而成為鬼的宗教觀念。而且認為鬼魂與神靈一樣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危害或保護人類,故由畏懼、祈望而產生崇拜。


其後,人們逐漸認為活人生於陽世;而死人即鬼魂則住在陰間。一般的鬼魂要留在地府等候再生或忍受苦刑,有些鬼魂將長期遊蕩於世上而找不到歸宿,又有部分的鬼魂卻得以升到天上成為神仙。殷人更確認此種轉化關係,他們相信祖先死後會成為具有最高權力的至上神,並且能以保祐其後人,其中有為部族祖宗的,他們稱之為「神后」註二 ,當時祖宗神與至上神的基本觀念大致相同。殷人通過占卜來祈求祖宗神的啟示以定事物的吉凶,又通過招魂、哭喪、埋葬及祭奠等崇拜方式來表示對祖先的敬意,故後世謂:「殷人尚鬼」 。總而言之,殷人一方面希望使祖先的靈魂得到安息,在陰間生活舒適愉快;另一方面則祈求祖先的亡魂能轉化為保護家族的家神。


殷人更認為天地間存有一位至高無上、無所不管的主神,稱之為「帝」、「上帝」或「天帝」、「皇天上帝」等,這亦是他們的祖宗神。此最高神並不似希伯來教義中的神,能以其力量直接創造世界。然而,祂卻含有一分間接創生的意義,就如:「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註三 「天帝」有位格和意志、至高尊榮、無處不在而統領諸神的人格天。有謂:「惟皇天上帝降衷於下民。」註四 或謂:「夏民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註五 由政權興替至人間禍福,以至人們一言一行的取捨,事無大小皆為「天帝」所支配。「天帝」不但直接主宰人世間的萬事萬物,亦使諸神成為祂所支配的屬神。殷壚卜辭中便出現如「翌癸卯,帝其令風。」和「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等句子, 顯示風神和雨神都要聽命於「帝」。此等無條件的絕對神權思想,加上祖宗神與至上神的轉化合一關係,形成殷代神人關係特別接近和人死後為鬼為神的宗教觀。


到周代,人們除繼承傳統敬重各方鬼神外,並開始有一種祖宗神與至上神分開的觀念,據郭沫若的研究,殷人的祖宗神即是至上神,所以他們只會「祭祖」,並不懂得「祀天」。而周人則「祭祖」,亦「祭天」,因他們不再視祖先為至上神(人格天),而那時已將各種對至上神的稱呼統一為「天」。


殷周之際部落政權易手頻仍,人們發覺其祖宗神並不能保祐後人,使本族的統治權威延至永久。這顯示他們的祖宗神並非至上神的「天帝」,甚至認為他們祖宗神的神權不能與至上神相比,進而曉得先祖所立的宏願不敵於「天意」。「天帝」是無私的,並不因某部族的祖宗神而無條件地支持他們的政權。故周人常言:「皇天無親」、「天無私覆」及「天命靡常」等,這正反映時人對祖宗神與至上神的轉化關係,已存不信的心。註六


與此同時,周人亦形成一種「以德配天」的道德責任感。所謂:「王敬所作,不可不敬德。」註七 認為「天」不會盲目地或任意地支配萬物,而是依循一定的法則來主宰人世間的種種事務。即「天」會照例支持有德者,卻懲罰失德者,故任何人若不敬德謹行,便有負「天」的期望。就如統治者受「天命」治理萬民,他便要對「天」盡職,落實在行為上便是對民負責,即是要保民、安民和愛民。否則,便不配「天命」,而「天」只好另選他人。有謂:「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註八 此正好申明「天」在支持一個政權上的準則,是在於皇帝的君德。


「以德配天」的道德標準,不單表現在政權方面,也體現在民間中的團體或個人身上。故當一邪惡勢力被推翻時,人們總以此為「天」的報應。如此看來,周人的宗教思想已由殷人的那種無條件絕對神權而衍生出一種絕對統治的觀念,從而又引出道德綱目中的「義」來。他們察覺到不能單靠祭祀來得到至上神的眷顧,人們必須有相應的行為與「天」配合。


按徐復觀的分析,人格神的「天命」以合理的活動範圍,使祂對人僅居於監察的地位,而監察的準則乃是人們行為的合理與否。註九 所謂「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鱌考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註十 正好具體說明「天命」根據人們的行為以作選擇。


周人提倡親親之義,表現在祭祖的事儀上,已不像殷人般無所不祭,而是以死人與自己關係的親疏來釐定。當時周人對祖宗的祭祀,已由宗教意義轉化為倫常道德意義。


既知要有德才配「天命」,統治者終究曉得「天」不是為了事奉自己而選擇人間的王,乃是為了人民而選擇可以為人民帶來福祉的人。況且,「天命」並不先降在王身上,乃是先降在人民身上。既有謂:「惟天降命肇我民。」註十一 如此,統治者便應從民情中去把握天命。又有謂:「天亦哀於四方民,其眷用命懋,王其疾敬德。」註十二 還有謂:「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註十三 等都帶有強烈的愛民觀念,亦即是「天」對人主的要求。「天」意志的取捨是決定於一客觀的道德標準上,而這種思想因素正是殷周之際宗教觀念改變的一大特點。



註釋:
:《禮記.祭法》
:《尚書.盤庚》
:《大雅.蕩之什.烝民》
:《尚書.湯誥》
:《尚書.湯誓》
:郭沫若《青銅時代》
:《尚書.召誥》
:同前書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尚書.康誥》
註十一:《尚書.酒誥》
註十二:《尚書.召誥》
註十三:《尚書.康誥》



參考資料:
陳佳榮《中國宗教史》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冊)




***轉載或引用請列明出處
此文章同時發表於:http://blog.xuite.net/fanfawn/hkblog/509936442